今年上半年台灣房市冷清、成交量低迷,仲介租賃市場嚴重量縮,內需不振考驗房仲業的經營實力,部分房仲面臨失業危機,為擺脫困境,信義房屋、永慶房屋、住商不動產、台灣房屋及中信房屋等仲介逆勢展店,5大品牌年底總店數將突破2500家,甚至推出新品牌搶市,擴大企業版圖;加之台灣房價居高不下,但是投報率卻極為低下,加速仲介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,以分散經營風險。
品牌房仲逆勢擴店 朝集團化方向發展
今年受到證所稅,以及實價登錄上路影響,房市買氣一度下滑,根據內政部統計,今年上半年全台買賣移轉數約在16萬件,與去年下半年受到奢侈稅衝擊的房市交易量相當,交易狀況較為低迷,今年2月更創下僅18102件的「超低買賣量」,整體交易量大幅萎縮,但靠買賣撐盤的房仲業仍逆勢展店。
繼永慶房屋8月底成立第三加盟品牌台慶不動產,台灣房屋11月20日也宣布成立新品牌「優美地產」,目前展店版圖已有10家,有6家在雙北市,4家在台中、南投,明年底目標將達100家,未來3年內店數希望能破2,000家。業者認為,房仲朝向集團化經營,創設不同品牌以加強市場競爭力,未來非集團式加盟品牌可能面臨挑戰。
內需不振投報率差 房仲業者轉戰海外
受到全球經濟不佳影響,內需疲弱,房仲業者營運難度不斷提高,加之台灣房價屢創新高,但投報率卻不及鄰近的香港、新加坡,更低於北京的2.96%,落居亞洲第7,迫使不少業者轉往海外發展,以分散營運風險。繼住商不動產與東森房屋透過結盟方式前進日本後,台灣房屋新成立品牌「優美地產」也以海外擴點為目前首要任務,以雙品牌之姿進軍亞太地區。
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指出,台灣房屋今年已開始跨足新、馬、泰等東協市場,明年2月「優美地產」將與大陸當地業者進行策略聯盟,進軍大陸市場,採取服務權與經營權分開,並先以上海、北京為首要布局重點。
房仲經營生態轉變 強者恒強大者恆大